三峡日报讯 11月2日,随着最后一辆卡车驶出宜昌综合保税区,宜昌楚能新能源生产的204辆储能电池预制舱全部清关出运。他们将从太仓港出发,跨越黑海到达保加利亚,正式打开欧洲市场的大门。
此次出口的预制式能源模块单一规格为5mWH。每个单元配备4992个314Ah高性能电池。是楚能新能源的“明星产品”。总容量为1020MWH的超级电力银行将为保加利亚电站和风电场建设24小时绿色供电网络。
为确保出口顺利,宜昌综合保税区联动宜昌海关、夷陵区政府、高新区管委会一超,提供全流程通关协同服务,实行“先申报、先放行”。到货”,帮助企业10天内高效完成发货。
“提速”是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势。如何优化通关环境,促进贸易便利化?针对楚能、广汽等大宗特种运输车辆的通关需求,宜昌综合保税区在宜昌海关指导下实行“现场核查+专项放行”的临时管理措施。差动间隙效率大大提高,进出区域时间缩短30%以上。
9月底,225辆“宜昌制造”广汽传祺影速汽车提前申报,通过火车运抵广州港南沙港区,发往墨西哥。通关时间从“天”缩短为“小时”。 “新模式下,物流成本比传统方式降低近30%货运代理中国外运宜昌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于军说:“传统的公路运输,通过专人的定制服务和专注的创新,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。”
近年来,新能源、化工等行业各大企业外贸进出口需求旺盛,危险品仓储对港口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宜昌综合保税区积极助力提升口岸危险品经营资质,启动危险品临时堆场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危险品仓库、堆场改造。同时提供超过3万平方米的仓储空间,保障氢氧化钴、磷酸铁、氢氧化镍等货物高效入区。
作为一个宜昌综合保税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者,不断拓展服务链,整合国际贸易、跨境物流等多领域资源,促进各类商贸生态发展。一方面,依托“C6跨境购”平台,成功吸引现代国际等企业在综合保税区推出自营高端葡萄酒进口;另一方面,新陆海通道运营(湖北)有限公司运营的“铁海联运”南向通道,“宜昌-惠化-钦州”和“宜昌-重庆-钦州”两条线路截至10月底发送了2400多个标准箱,为企业平均节省了30%的运输时间,并可以通过记录运输时间与物流人员核对逻辑。超过40%。
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进港集装箱总量宜昌综合保税区同比增长强劲,呈现出良好的外向型发展势头。 135家企业云集于此,一批批“宜昌制造”产品将通过这个开放平台走向世界,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(作者:邓玉琴、刘双坤、刘凌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