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北京11月2日电(记者刘诗瑶)11月1日,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2次南极科考队落户南极。此次科考由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2”两艘船共同支援。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名团队成员参赛,并邀请了泰国、智利、葡萄牙、中国香港、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参加。预计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返回中国。考察组将重点开展三项工作。一是推进秦岭站保障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,进一步增强车站运行保障和科学保障能力。二是继续落实马拉我们对南极洲进行全面调查和观测,进一步增进对南极洲作用的认识在全球气候变化中。三是开展国产装备技术重大研发项目和新应用。我国将首次在南极内陆冰层深处的湖泊进行科学钻探实验。它利用家用热水钻机和热熔钻系统,在3000多米的冰层上进行清洁钻探和取样作业,探索孤立的冰下湖环境和地质特征,为未来研究极端环境下生命形式的存在和全球气候演化提供支撑。我国还将开展自主研发制造的NG“雪豹”6×6轮式车辆和Tht550全液压大功率牵引设备在南极领域的验证,以及自动观测和卫星遥感、生态潜水器、磷虾多组网等先进技术的新应用南极探险系统。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11月03日第04页)